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0年11月15日。
偶然找到了2018年7月整理的一些想法和摘抄,现在看来仍然很有启发。主题比较散乱,有学习,有感情,有成长,但内容精炼深刻。
1.坚持每天跑步3000米,风雨无阻。五年后,你会知道你这五年来超过90%的成功都是这个习惯带来的。
2.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不管什么类别的书,喜欢就去读。五年后你就会发现已经跟身边的人很不一样了。
3.坚持每天学习外语,坚持阅读《时代周刊》等原版杂志。五年后你发现你已经不再是那个眼前只有一亩三分地的你了。
4.坚持写日记。五年后你会发现你的思维变得更细腻了,甚至骂人都已经温文尔雅了,你出口成章,再也不是曾经聚会时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手机的你了。
5.如果你心里一直有一位爱的人,坚持去爱她。《秘密》中提到过“吸引力法则”一说,你的一定会是你的,就看你是不是真的爱她。
会泡妞的在学校或者工作都泡的到,不会泡的你在哪都泡不到。
非常有意思的是,那些打着“热爱”、“梦想”、“兴趣”来学习的人,往往第一个星期就放弃了;反而是一开始就希望通过写作去赚钱的人,有不少坚持到了最后。
因为人是需要明确目标的生物,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激励。
梦想、兴趣,这样的目标太宏伟、太遥远了,宏伟到我们不知道从何做起,遥远到我们也不清楚做到怎样的程度才算达标。
看不到目标,坚持就难。相反,“我要通过写作赚一千块”这样的目标看似功利,却很具体,很好实现,实现了还能给我们巨大的鼓舞,结果反而能坚持下来。
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又感兴趣,还能赚到钱的事业,把它当成自己人生的方向。
只有先实现经济的自由,才谈得上灵魂的自由。当日子都在为房贷、车贷、学费烦恼的时候,有再多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看到这个问题,其实我本不太想回答的,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和处境都不太一样,但是出于对邀请我的朋友的尊重,就我个人的想法做一下回答:
(先讲些题外话,邀请我回答的这位朋友,自己本身就是工作2年以后再重返校园读研的,而我一个闺蜜也是在工作几年后再去读研,明年初就可以毕业了。同时,我自己目前也在为读研做准备。可见,工作后读研并非是个例。)
我是这么理解题主的想法的 – 题主并非纠结读研本身,而仅仅只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找到工作或者是希望工作更上一层楼,才去想到是否要通过考研这个途径,来解决自己对于职场的困惑。
我主观判断题主刚本科毕业,甚至还是个在校生,那么我在没有理解错题主想法的前提下,个人建议先去参加工作吧。
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个本科毕业生,专业不那么冷门,找份工作在写字楼里朝九晚五的工作真心还是挺容易的,学历只是一抛门砖而已。而想找到好工作,或者在某一个工作领域获得很高成就,那么真不是学历能够解决的。
站在HR角度,面对2个人才,一个是刚刚名校毕业的硕士,一个是工作几年在某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普通本科生。那么会把他们都招进来,前者作为储备,后者直接用于作战。通常根据公司需要,后者的薪酬成阶梯式略高于前者;前者得通过培养观察再决定其薪酬阶梯。
而站在公司老大的角度,一定是直接选择后者,因为ta能为公司带来效益,而前者需要花成本去培养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效益,而且效益未知,通常多数老大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也不愿意等,并非老大们短浅,他们也懂得利弊,但是结合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这个这里不多说了,展开讲能讲很多,这完全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作为没什么工作经验的人可能会反驳,但是很多站在自己企业金字塔顶端的人们都会明白的。当然也有常年不断高薪招聘优秀毕业生的企业,但是你仔细看看这些企业除了每年招收不同的优秀毕业生外,事实这些毕业生的离职率有多高,老员工人数有多高?如果一家企业每年的优秀毕业生占比远大于老员工的人数,那么这类企业大举招聘优秀毕业生的目的是不太单纯的。)
所以,如果是一个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者实际工作经验并不那么丰富的研究生,除非你能遇到一个能够发现你潜能并愿意为你花时间去游说老大们的HR,还真不如先踏实点,本科一毕业就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不断的努力,也能在行业内有所建树的,哪怕不出类拔萃,至少在小范围内也会被得到认可的。
至于怎么做?戒骄戒躁戒浮躁!不停的认真的做事,哪怕再小的事情也认真的对待它,通过时间的积淀,不出几年你就成功了,到时候哪怕你的老大们目光短浅,你再跳槽,也能获得许多更大平台的机会。
现在回到考研的话题上来,工作以后再去考研,完全取决于个人心态,楼上几位有认为工作后再去读研的无非就是混不下去了,其实在职场上如果混不下去的人,这类人哪怕去考了硕士甚至博士,再回到职场上去,ta除了头上多了顶更高学历的光环外,对ta真正的工作提升帮助不会比ta之前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在职场上混不下去,本身就是个人心态调整的不够好,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起来不够踏实认真,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做不了,试问这样的人,哪怕读书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最关键的是调整心态,认认真真去做事,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只要把它做极致了,那么无论做什么你都能做的很出色。(感觉写了这段后,也许会打击到一部分人,但是往往忠言逆耳。)
开答时,我有讲到过我闺蜜明年研究生快毕业了,她是工作几年后才去读的研究生,而且是边工作边读书的,工作学习两不误,她本身就在名校就职,也本身就是个学霸,她去读研,并非为了工作,事实上她的硕士专业和她本身的工作几乎没什么关系,按她的话讲,读研完全就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读书兴趣,毕业后休息2年还想再去考博士。
我也讲过我在为读研做准备,同样,我并不为了工作。幼稚的讲,因为我的人生有2大梦想:一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个是尽我可能的对一门学科做深入研究。第一个梦想我实现了,当我在hr领域工作七年,并对自己做了一些积累以后,辞职进入陌生行业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前期的焦虑和各种疑难问题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所以我准备在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同时,去认真考虑实现第二个梦想。
讲这么些,只是想告诉题主,和其他愿意耐心看我答题的朋友们我的个人建议, 通过考研来达到工作上的突破只是一种手段,但它并非是很理想的手段,现在为了实现就业而进入考研盲区的人太多太多,做同样事情的人一多,那么想要达成目的就会更加难。想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完全可以靠认真努力工作来实现,毕竟真正踏实认真工作的人,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你只需要付出比懒人们多一点点的努力,就能获得很
大回报的。
而当然,如若本身心态良好,工作态度端正,工作后再去读研,那将是一种锦上添花
靠认真努力工作来实现,毕竟真正踏实认真工作的人,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你只需要付出比懒人们多一点点的努力,就能获得很大回报的。
比如,一系列基于 MEQ 和性格、能力测试的实验表明:大体上,晨型人更加自律、自信、有责任感,思维偏向聚合思维和归纳推理;而夜型人更加开放、聪慧、敏捷,思维偏向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采访的时候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他的两个师兄毕业的时候技术实力都很强,但是A师兄为了高工资进了IBM,B师兄因为看中了雷军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跟随雷军一起创立了小米。
现在两个人的人生状态不言自明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人当初看重的东西,比如薪水,比如出国、津贴这些看似优厚的待遇,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你要去找到你真正热爱并且擅长的东西,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而不要受到无关的东西的牵绊。
这种控制欲反映在爱情观上,是认为爱情应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乍看之下,这是“自由恋爱”,值得鼓励。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种自我掌控的欲望,令爱情一再破碎,不复完整的模样。因为爱情的本质特征,是把自己交出去,被陶醉、被陶造,渐渐走进更宽广的生命。但控制欲让人把自己紧紧攥在手中,不愿分享,不愿冒险,没有惊喜,生命也愈发狭小。
耶稣基督不仅在恋爱的事上掌权,也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掌权。在基督里,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花圃,将爱栽培得更加茁壮。我们允许并愿意邀请神参与到我们的婚姻中来,因为我们明白,祂来是为了帮助我们对付自己身上的自私、骄傲、嫉妒等等那些毁坏爱情的“杀手习性”,帮助我们抓住“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
要扭转一个时代的悲剧,需要系统、深入的爱的教育,根本上则是福音的能力。至少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可以想一想:自己爱一个人、选择一个人,依据的究竟是什么?
《超时空同居》里,多次穿插邓丽君的一首老歌《初恋的地方》:“那是一个好地方,高山青青流水长,陪伴着我们俩。初恋的滋味那么甜,怎不叫人向往?”人们对于美好的爱情,总是有向往的。但这向往,不是要我们迷失于过去,也不是沉湎于幻想,而是由此发现:自己是为一个更美好的国度所造。
地上的爱情,是永恒之爱的一个投影。耶稣基督是这爱的实体,并住在我们中间。透过他,无论单身或已婚,我们都可以更深爱神,并与身边的人彼此相爱;在基督恢复万有的工作中,珍惜每一天平凡而不凡的生活。
一个人的时候,贫穷无非就是鱼子酱和老干妈的区别,喜欢上一个人之后才感到松花蛋和松花江的截然不同。
我认为困境里爱人,未必是真爱。在选择非常少的时候,人们将“最好的选择”误以为“真爱”。男人爱不爱你,要看他有钱以后。乍一听不舒服吧?细思极恐,桌上全是豆腐,有一盆啤酒鸭,他当然爱啃啤酒鸭,把豆腐撤了,换上鲍鱼、燕翅、龙虾……这份啤酒鸭他还爱吗?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答案,因为能把豆腐换成鲍鱼的男人太少了,他们或许在别人家宴上偷吃了几块红烧肉,想想不比啤酒鸭好多少,算了,不折腾。这个比喻大家都懂,困境中特别容易爱得死去活来,孤苦无依时,依赖当爱、信任当爱、快感当爱、刺激当爱、慰藉当爱、习惯当爱,如同跌入深海,那一点温暖像救命稻草般存在,真作假时假亦真啊。
爱是我有无限选择空间,万千宠爱,不缺钱,不缺觉,不缺爱,却偏偏是你。你们俩恕我直言,彼此都挺缺的,你屡次强调自己家境贫寒,大概也自卑。而她三十八了,手很粗糙,脚还有茧,婚姻生活看来也不怎么样。你们温暖彼此,尤其你,得到的爱过于实惠,难免将喜欢、感激,甚至还有同情,掺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