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年2月13日。
序言
- 无论在工作,还是回到家中,都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并逃避与他人互相依赖和合作。
- 我们绝对不能无视平衡的原则,我们要平衡现在和将来两种需要,前者满足今天的需求,后者满足投资并提高竞争力,以取得将来持久成功的需求。平衡原则同样适用于健康、婚姻、家庭生活以及你所处的社区的需要。
- 心灵的平和宁静远非这些技巧所能企及的,它取决于人们是否明白什么事最重要的事情,是否懂得轻重缓急,并能抓住生活的重点,客观的面对现实。
- 当对方感觉你敞开心扉,虔诚的聆听,并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感觉自己有了影响力。
- 美国作家佛格森: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第一部分—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 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戴维 斯塔 乔丹: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022
-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023
- 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力-025
- 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有说服力。-026
- 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回执的地图,反映现实状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026-027
- 首先,它充分说明了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式的强大影响力。其次,实验还说明了思维定式是行为与态度的源头,脱离了这个源头的言行就是表里不一,言不由衷。-029
- 由此就凸显了个人魅力论的一个基本缺陷,即仅仅改变表面上的行为与态度,却忽略作为源头的思维定式,那么改变的成效一定有限。-029
- 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定式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验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030
- 不论思维转换的结果是否积极,过程是否渐进,都会让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而且改变的力度惊人。不论思维定式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031
- 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微小的改变,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031
- 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司机构。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033
- 原则不是价值观。唯有尊重正确的原则,才能认清真相。-033
- 我们通常能够在物质领域理解并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034
-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034
- 聆听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相较之下,以低投入的情感给出“高高在上”的建议要容易的多。-034
- 教育孩子应该有充分的耐心让他们体会拥有的感觉,同事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035
- 人们越是依赖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越是加剧了问题潜在的隐患。-035
- 爱因斯坦: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037
- 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的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037
-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037
主要内容:
- 引出品德与个人魅力的比较,孰轻孰重?——举例:关于自己孩子的不自信的教育
- 论证:技巧是外在的,并不会真正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
- 论证:思维定式是主观的,是以人的生长背景为转移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举例:少妇与老妇
- 论证:思维定式转换的力量——举例:灯塔与战舰。
- 论证:个人魅力论的缺陷:捷径=弯路,治标不治本
- 结论:只有通过原则,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相反,人格魅力论则是不经推敲的,不能接受考验的表面现象,有时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总结:
作者先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读者反思自己假如遇到了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而读者的答案则往往是属于个人魅力论的范畴。于是作者通过一系列例子来说明:个人魅力论只是改变我们的表象,即仅改变外在而非内在。而真正能够是我们变得强大的则是客观的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由内而外的。以此引出后面的内容:7个习惯。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 亚里士多德: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040
- 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040
-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040
-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041
- 七个习惯并非零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理“成熟模式”——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依赖,不断进步。-041
- “成熟模式图”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041
- 生理上互赖期的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有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042
- 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042
- -043
-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044
- 产出与产能的平衡时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是本书中7个习惯的基础。-047
主要内容:
- 引出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所以我们要注重习惯的培养。
- 那么什么是习惯?就是知识、技巧和意愿的结合体。
- 之后作者把效能分为三个时期,即: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 从依赖期到互赖期需要习惯1、2、3,从独立期到互赖期则需要习惯4、5、6,而习惯7则是前6个习惯的综合。
- 由此抛出“效能”的定义——产出和产能的平衡
- 从生活中看产出和产能的平衡
总结:
通过第一张,读者能够了解到从内在到外在改变的重要性,第二章则是说明如何改变。从而引出之后的7个高效能习惯。其中7个习惯的共性就是:都要保持产量和产能的平衡。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051
-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051
- 亨利 戴维 梭罗-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53
-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的能力。-055
- 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056
- 采取主动是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必要条件。-058
-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的为自己的消极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的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059
-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060
- 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和无法控制的。-061
-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这显然在影响圈范围内。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措施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和平来接受现实。-061
-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行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有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064
- 原则制约我们的行为,顺之则产生积极的效果,逆之则导致消极后果。所以说我们在享有选择的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065
- 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是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真正反败为胜。-066
-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066
- 承诺也是成长的精髓。自我意识与良知的天赋让我们能够自我检讨,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待发挥的潜能以及有待克服的缺点,然后想象力与独立意志的天赋会配合自我意识,帮我们作出承诺,确立目标,矢志达成。-066
- 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066
- 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知识、技巧和意愿都位于影响圈内,改善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改善三者之间的平衡,三者的交集越大,说明我们对于习惯及其原则的修养越完善,就越能够以崇高的品德实现平衡而高效能的生活。-067
主要内容:
- 通过“社会之镜”以及“刺激和回应之间选择的自由”两小节,烘托出了积极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生的改变。
- 什么是积极主动——选择的自由(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
- 选择自由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 分析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就是关注圈大于影响圈,并且通过可控的因素改变自身主观能动性,来扩大影响圈。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是更多的关注不能控的关注圈,抱怨等,影响圈则会慢慢缩小。
- 积极主动并不一定都能带来良好的反馈,也许会产生错误的结果。那么产生错误的结果之后,积极主动的人会分析错误,争取下次不再犯此次错误,而消极被动的人则会怨天尤人。
- 之后作者分析出,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两个因素:做出承诺信守诺言和确立目标付诸实践。
总结:习惯一——积极主动
作者通过分析刺激回应,来引出积极回应的好处。之后对积极主动“下定义,什么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有什么好处?积极主动应该怎么做?积极主动带来消极后果的话应该怎么去回应?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积极主动尝试。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事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073
- 明白了两次创造的原理,把制定目标看得和实践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益扩大,反之就会日益缩小。-073
- 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074
-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师第二次创造。-74
- 彼得 德鲁克和华伦 贝尼斯: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074
- 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其他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为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而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076
- 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己的本性、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078
- 确立了个人使命宣言之后,我们就能随机应变,不必带着成见或偏见来对事态妄加推断,也不必因循守旧地给各种事物定性分类,这样自然能保持一份安全感。-078
- 有了使命感,你就抓住了积极主动的实质,有了用以指导生活的愿景和价值观,并在这些根本指引的基础上设立长期和短期目标以及正确的方向。使命感还有助于你制定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书面宪法,让你能够据此高效能地利用时间、经理和才能。-078
- 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078
- 影响圈的核心还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079
- “安全感”——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智慧”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的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079
- 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作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定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重心。-085
- 人人都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挖掘内心深处的真正价值观,虽然技巧各异,但效果相同。只要肯用心探究、探求人生目标,就能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生命,把思路拓宽,把目标放远。-090
- 在商务谈判,上台表演,日常挑战或困难冲突到来之前,不妨参照以上范例多加演练,知道能够胸有成竹,感同身受,无所畏惧。-091
- 有效的个人领导、心灵演练和确认方法都源于对人生目标和原则的深思熟虑,并在改写人生剧本,深入理解人生目标和基本原则方面有无穷力量。-091
-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094
- 一个真正反映每个成员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使命宣言,能调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是他们不再需要旁人的指挥、监督与批评,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不变的核心原则,接受了企业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095
主要内容:
- “以终为始”的定义——任何事物在开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 两个原则,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二是自我领导(领导和管理)
- 个人使命宣言
- 核心区(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
- 以原则为中心
-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总结:
作者通过爱迪生的例子,来引出“以终为始”的含义,即我们需要先确立方向,再来开始。之后说明了“以终为始”的两个原则,其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构思+实践),其二是自我领导(领导+管理)。于是引出了,我们自己要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这样就可以不被他人安排。那么怎么做呢?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分角色个人使命宣言,确立核心区,以原则为中心。其次就是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经常的对进行心灵训练,假设一些意外发生了,用原则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就会在整体上将想象力和良知共同发挥作用。
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 独立意志指的是作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有了独立意志,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听命,而且在发挥其他三大天赋拟定出计划之后,就能够积极实施这些计划。-099
- 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100
- 让第二类事务成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须满足以下六个重要标准:和谐一致、平衡功能、围绕中心、以人为本、灵活变通、便于携带。-104
- 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良知为导向,针对个人独有的使命,帮助个人平衡发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全盘规划日常生活。-109
- 成功的授权或许是有效管理的最好体现,因为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有效授权都是发展成长的最基本因素。-114
- 大多数“产出”活动属于第一类事务的范畴,大多数“产能”活动属于第二类事务的范畴。-197
- 管理好第一类事务的唯一途径就是重视第二类事务,而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绸缪和抓住机遇,同时要有勇气对第三类和第四类事务的活动说“不”。-197
主要内容:
- 通过问题,让读者发现自己的第二类事务
- 阐述“独立意志”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 把事情分为四类事务,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第二类事务才是最应该被重视的
- 对第三类事务和第四类事务说“不”
- 通过自我角色来制定原则目标
- 付诸实践
总结:
作者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由此说明了具有“独立意志”才是做事的根本。那么怎么才可以拥有独立意志呢?首先,要把所有的事务分为四等;其次,第三等和第四等排除;再次,关注第二等,并通过角色写出自己的周计划;最后,付诸实践,并要随时检查是否可行。
第三部分-公共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依赖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 修身是公众领域成功的基础。-120
- 情感账户的六种投资方式: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122
-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如果认识到产出、产能平衡是效能的要素,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看作是提高产能的机会。-126
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134
- 双赢品德有三个特征:诚信、成熟、知足。-134
- 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135
- 双赢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温和,还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还要自信,不但要体贴敏感,还要勇敢无畏。做到这些,在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135
- 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138
- 双赢协议注重的是结果,要释放个人潜力,将协作效应最大化,产出和产能并重。-140
- 有四种管理者和家长都可以掌控的奖惩方法:金钱、精神、机会以及责任。-141
- 双赢协议意味着自由,但必须以诚信作为支持,否则即便已经签署,也只能半途而废。-142
-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如果提倡双赢,却奖励赢、输模式,结果注定失败。-142
- 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的更透彻。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后,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143
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 首先理解别人是在生活领域里广泛适用的正确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在人际关系领域的作用是最大的。-152
- 正确的沟通方式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第二阶段假如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语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155
第九章 习惯六 综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和吉利作用的部分。-161
- 完全矛盾的两种意见同时成立是否合乎逻辑,问题不在于逻辑,而是心理使然。有些矛盾的确可以并存,而且都言之有理。-169
第四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
第十章 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的原则
- 歌德说: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他的潜能和应有成就期许之,他定能不负重望。-184
-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物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和四关六);越是改善培养独立性的习惯(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185
- 哈马舍尔德曾说过:“把玩内心兽性的人,早晚会变成真正的野兽;整天弄虚作假的人,终将失去获得真理的权利;暴虐成性的人,头脑的判断力会日益减退。如果真的要保持花园整洁,就不能让杂草有立足之地。”-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