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年9月22日。
Created at 2021-05-22T00:01:52+08:00.
Last updated at 2021-05-30T07:39:58+08:00.
在职场20多年,我发现做事有担当的同事发展都比较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错就改,不断调整。
至于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我觉得与公司关系不大,需要个人不断学习。如果自己没有意识,那无论在哪儿都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如果你是企业的打工者,企业准备用更便宜的新人代替你的时候。老板抛弃你不会提前打招呼,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作为老板,客户已接受其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客户抛弃你不会提前打招呼,无论之前你提供多少产品与服务。
社会进步太快,我们需要时刻反思,如果没有进步那多半是在后退,竭尽全力往往才能待在原地。
而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们都应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综合各种考虑后再去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要自己足够优秀,不管哪种公司自己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年前,看到在蔚来工作的大学同学卖掉手里的原始股,买了一辆蔚来ES8,并在西安老家首付了一套房子后,在哪吒汽车做研发工作的王笛不淡定了。从那时起,他突然意识到,“有时候选择要大于努力”。更戏剧性的是,2019年,他一直劝朋友来和自己一起工作,并承诺能够开出比蔚来更高的薪酬。
查理·芒格的建议是:“我们一定要做正确的事,剩下的事不用干。”
对于这句话,左晖有自己的理解。
难,不单单是指目标过于有挑战性,而是:
第一是你要创造价值,如果不创造价值,仅仅获得结果没什么意义;
第二是你在选择的时候,要选择难的路。
因为,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都难。难而正确的事情,就是你搞不清楚的时候,去选择一条最难的路。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职场安全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职场锚定点。
这份安全感并不是来自于某个人或者多少房子多少钱,而是来自于自己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多去学习一份看似用不上的技能,其实你的心里就多一分底,也更加有能力行走于整个世界。
但是,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初创型的企业家,不愿意到客户那里去,因为客户总会提问题。于是,很多创始人就愿意待在实验室,觉得搞技术更快乐。
事实上,产品出来后,你就必须去客户那里,你可以不做销售,你可以有其他销售员,你必须知道客户在想什么?客户在关心什么?
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可以得到成长等,它更多的是跟每个人的内心相关。
就如乔布斯所言: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
找到你喜欢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
知乎上有一句话非常经典:
无论最初多么挣扎,人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轨道。
不吝折腾的人,即使进入体制,几年后也会跑回来创业;
乐于安稳的人,即使跑去投行,也会迟早为家庭回归。
虽然我们总鼓励大家勇敢追爱,在进行匹配时也会自然而然的根据外在条件作为匹配标准,但对于许多大龄单身群体来说,他们挑剔的并非有房有车,职业年龄或者身高体。他们最在乎的是相爱这件事,是否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以及彼此关怀、扶持到老的真诚与决心。
比起物质上的合适,情感和心灵上的契合才是万里挑一。
这句话出自《中庸》: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意思是说,君子之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
有人认为吴清源用这句话自勉,讲的是君子的为人处世。
可我觉得,这句话代表了吴清源对未知世界的理解。
暗然,是指灰度,模糊不清,用概率思维来洞察未知局面。
这正是王铭琬写到的:
以”没有什么正解“为前提来思考围棋。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人生的岔路口,当我们决定追随内心最深处想法的那一刻,能够体会到别样的快乐和前所未有的力量。
我们所面对的人生,就是一连串发散性问题的总和,我们不能期望像解决汇聚性问题一样去解决它们,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所处的层次找到答案,答案只能在更高的一层。
思想层次决定人的思考方式、行为准则。我们年少无知时的很多问题,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天大的事,但是时过境迁,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再看,却只是一件小事。
随着我们的内心层次的不断成长、提升,其实很多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这就是我们从精神层面对那些处于低层次的问题的“降维打击”。
发散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降维打击很类似,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我们目前所处的层次,而要想办法去更高的层次寻找答案。
在认知自己的层次,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但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认识,会让我们领悟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如果在第三层次待得时间比较长,就会过于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认知。
因为我们倾向于从意图上评判自己的行为,但是却从行动上评判他人。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JohnPencavel就做过一个研究,试图找工作时长和产出的关系。
他的研究结论是说,雇员在一周超过50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后,工作产出会下跌;在超过55个小时后,几乎呈断崖式减少;而在工作时长再从55个小时延长到70个小时,这15个小时的产出为0。
所以不要给老板加戏,自己也不要演戏。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我已经老了,但你们还年轻,想摆脱恶习,你们年轻人做起来更容易。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们还年轻,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第二个,从滚雪球理论和投资的维度来看,长长的坡才能有厚厚的雪。美国有很多大牛股都出在消费和医药行业,这是一个好的领域。
做投资从长期来看就是长期主义,事实上他讲的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再比如说做企业,大家讲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战略上的懒惰”,你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或者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把握方向的能力,在一个好的领域去不断地突破。
选择好的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要讲清维度,短期有趋势、有周期;长期来说,赛道、战略非常重要。
01、经常加班
偶尔加班,可以接受,毕竟公司总会遇到一些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情,需要加班来解决。
但是,经常加班,甚至是天天加班,就说明这个公司有问题了,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1、公司里的人能力不行,无法按时完成工作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你就算再有能力再有执行力,也会被他们拖死。最惨的是,久而久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也就是说你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能力来配合大多数人,渐渐就会沦为其中的一份子,你也就废了。
2、公司领导不行,没有意识到人员配置出了问题
如果同事们的能力都不错,但依然需要天天加班,那么就说明人员的配置出了问题,达不到合作共赢的效果。这种时候,领导如果还不改变的话,要么说明领导没有大局观,要么就是领导根本就是在压榨你们这些人。
有人可能要说了,像“程序员”那样的工作,天天都需要加班啊,这是常态好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天天加班是常态,那么你可曾想过这样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压力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不知道有多少程序员因为加班而猝死,又有多少程序员因为受不了加班而辞职——高薪又如何?如果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你赚的钱恐怕还不够交医疗费!
所以,如果一个公司天天加班,果断走人,没有前途可言。
这个游戏规则有漏洞,需要修补规则。否则,大家会一直在原地转圈。
这个意识到“伪勤奋闭环”存在,开始觉醒,质疑自己做事方法、思维方式需要改变的人,被系统广播:
存活。
其它人,全部淘汰。
是的。很多时候,凡是规则,必有漏洞。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
突然,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飞快地奔跑,并爬上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仰着头看的三只猎狗。
最后,兔子逃脱了。
我讲完了。
你听完后,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
有人说: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嗯。都是好问题。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
土拨鼠哪里去了?土拨鼠,就是你的目标。
但是,面对复杂的环境,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的目标,甚至陷入另一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里面。
紧盯目标。紧盯目标。紧盯目标。
专注自己的领域,长期坚持下去,深挖、研究、积累复利。
你最大的资产,其实就是自己。
所以任何事,小到一份事业,大到一份婚姻,当下的一切焦虑都不重要,务必要紧紧抓牢核心点:
“10年后,做这件事,我会因此得益成长吗?”
若有,当下焦虑奔波,都值得继续。
若无,勤奋焦虑努力,都不值一提。
大多数人除了缺乏智慧,更缺乏恒心。
他们能一时做一件正确的事,但很难做到一辈子重复做一件正确的事。
每做一件事,都想清楚,做这件事情3年,5年,乃至10年后的意义和价值点。
以10年时间单位长度为标准,审视一件事的价值。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专注和坚持。
把一件事坚持做到“极致”。
不知道你们有这样的感受吗,在“做好人”这条路上走得越久,就会发现,不管多舍得付出自己,也很难让你帮助过的人(注意,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你是好人。
我始终记得那句话:不要去做好事,要做对的事。
因为做好事,为的是获得人的好评;做对事,为的是获得上帝的好评。
人的认识有限,评价难免偏颇,如果我们以他们的反馈来判断是否值得,那结论很可能是一切付出都不值得。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值得爱,有太多人可爱到让你心醉,有太多人温暖到让你流泪……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愿你一生拥抱爱与自由。
外包公司 工资都是按时发的 但是项目A退场后到项目B进场前这段时间不给工资,要进的朋友自己好好想想吧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这句话放在今天或许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只满足于接收信息,而放弃了对表象背后本质的观察和思考。
如何不随波逐流的思考?这离不开对信息接收的深广度、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水平。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里有一个观点: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不可量化的。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
认知,又能够拆解为更加具象的词汇:社会阅历、文化背景、历史视角、学科知识等,想要实现认知升级,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阅读有用的书籍、获取前沿的信息、汲取历史文化养分、聆听行业领袖们的观点……简单来说,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维度的知识。
越早懂得权衡时间和薪资的关系,就越敢于投资未来。一旦职场人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别人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你,时间就是壁垒。
2020这糟糕的一年终于过去了,我们共同走向了崭新的2021,今年你是否准备鼓起勇气做一件曾经令你害怕、讨厌或是能够让你快速成长的事情呢?
巴菲特曾说:做你没做过的事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叫突破。那么,当我们突破自我限制,尝试原本不敢做或者没做过的事情时,其实我们人生的道路也不知不觉地在变宽。
那么在这个全新的2021年,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来突破自己呢?
看过一些文章,介绍那些理性情侣是怎么谈恋爱、过日子的。
所谓“理性情侣”就是找对象约会、吵架、分手都会拉一张Excel表格来计算清楚的群体,他们当中有不少从事会计、精算、IT等行业,绘图、做表格、算数据是工作日常。
比如,他们会制作“家务量化模型”表格,
在评估了家务品种的能耗等级后,来合理分配每个人要承担的家务。
或者做一个“吵架大数据模型”,结合手机自带日历,在每次吵架后的日期上画圈,并做好备注。
包括:吵架的原因,和最终的解决方案。当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时,立刻翻阅先前立下的解决办法,再次实施。
为何刘鑫要这么对待江歌和江妈妈?
“如果一个人,
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
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
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
他要证实对方的罪过,
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注解。
刘鑫之所以会在事后,
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江歌和江妈妈,
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江歌的死就是她造成的,
虽然江歌不是她亲手杀死的,
但江歌不是为了她就不会死。
这个恩她报不了,
于是她心里不仅没了恩,反而有了仇。
“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那就去证明别人是错的。”
她只有不断证明江歌江妈妈有错,
才能抵消心中的愧疚与亏欠。
魔鬼最喜欢的,
便是希望揭下天使面具时,
看到下面也藏着一个同类。
如果不是,就将他变成魔鬼。
我知道见牛人的重要性,所以来上海不到五年,我就见了上千人;我知道教是更好的学,所以去年,我说要做1000场线上分享,我也做到了,实际上10个月就完成了;我知道锻炼很重要,所以连续两年,我每天都会做100个俯卧撑,从无间断;我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所以我会反复读一些经典,而且是逐字逐句地朗读;我知道平时帮人的重要性,所以最近五年,我每天都会至少给一个人提供价值;我知道每日反省很重要,所以最近五年,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反省;我知道出一本畅销书能很好地升级自己的个人品牌,所以我创作了《一年顶十年》,并反复修改了差不多30遍,这本书现在卖得很好。
我的理念是:自己要远离鲜花和掌声,但是多鼓掌,多送花。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虽然90后、95后的人生不长,但总感觉他们已经失眠了20多年。日常被笼罩在睡不着阴影下的他们,似乎只有在上小学的那几年,睡过几个好觉。毕竟小学生知道明天的课上要做什么,但打工人是不知道明天客户要作什么的。
熬夜的年轻人当然知道这对身体的伤害,不然搜索排行榜中就不会出现“熬夜有什么危害”“脱发的原因”这样的问题。但有用吗?应该没有,在刀尖上起舞,才是年轻人燃烧青春的正确姿势。
弟子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你所了解的,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不要太快下结论。
为了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带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漩涡中心工作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展开。
然而,如果你不是漩涡的中心,只在漩涡周围咕噜咕噜地跟着大家转,就很难体会到工作的真正乐趣。让自己进入漩涡中心,你就能品尝到工作成功之后醍醐灌顶的欣喜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卷起漩涡呢?
一个组织里总有这样的人:没有谁来要求他做,他却自己主动提议要干这干那。如果能开口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此人就是“在漩涡中心工作的人”,他就有希望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敢于说这样话的人,不是为了装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热爱工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种魄力。
是不是所有三连音都奏成一拍呢?那倒不一定,要看出现在什么节拍中。
另外要记住一条原则,不管什么音符组成的三连音,它们总的时值等于两个该音符的时值。
例如八分音符组成的三连音,是替代二个八分音符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组成的三连音,是替代二个二分音符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全音符的时值。
短短几句话,包含收入歧视,性别歧视,就业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可以说是就着互联网舆论红线疯狂跳皮筋。
基本上是车轱辘话反复说
在我看来,捞女能成功上位的概率不亚于去买彩票,绝大多数所谓的捞女只是在聚众透支自己的青春。
至于广大单纯的男孩子们,要如何远离捞女呢?我只有一句忠告——不当舔狗,屁事没有。
每个人都做了足够久的专业孩子,在你家庭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你的长辈仍然是当中的 CEO,但如果在职场上,你继续选择做一名专业的孩子,那么在他人眼里,你很可能只是一只巨婴;你也做了足够久的专业学生,而如果在职场上继续做一名专业的学生,那么在他人眼里,你不应该领工资,你应该交学费。
要知道,我们所面临的,不只是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身份转变,更是拿着一只单薄的桨,坐在一只孤零零的船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有很多选择:
①漫无目的地漂泊;
②找一只更大的船,跟随它的方向;
③找一座岛,稳定下来;
④把自己变成更大的船,让别人跟随你;
⑤把自己变成一座岛,等待他人靠岸;
⑥把自己变成一座岛,和其他的岛屿一起连接成整个大陆。
……
而这些,才是你与工作之间的本质关系。
所以你看,在这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把真实的世界描述给你的受众(如果存在受众),而是把你所感知的世界尽量真实地描述给他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一旦你企图把真实的世界描述给你的受众,你就陷入了 [这就是真实世界] 的迷题,而事实上他人永远无法见你所见、感你所感,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既然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世界,那么真实的世界本不存在。
多数人的离职原因,还是为了长远考虑:
在现有公司人员稳定,可能两三年内都没晋升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短期的加薪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如果一眼就能看到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不如去新环境谋求一个新机会。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和不可预知的。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做趋势的判断和分析。
① 学习和阅读科技发展史
我认为要多读科技发展史。比如我们要投资半导体,我们就读一读半导体的发展史,要投新材料就读一读材料学的发展史,看历史可以明白很多问题。
如果我们不了解投资项目的发展史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我们看到行业的发展史后,才能知道行业里的发展秘密。每个行业都有行业里的独特认知,如果我们看不到行业里的独特,说明我们还没有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