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年11月21日。
最近总想赚钱,所以看到了《单干》这本书,看了之后感觉很多收获。非常认同,可能是因为和自己的观点比较符合,所以觉得很有道理。
单干
习惯养成
关于抵制诱惑
我一直都认为人是禁不住诱惑的,如果禁住了,那是诱惑不够大。这次看到书中的一句话感觉验证了我的观点。所以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自己是软弱的,要极力去远离诱惑,而不是去考验自己禁受诱惑的能力。
在主祷文中其实也有体现,那就是“不要让我们遇见试探,叫我们脱离凶恶”,小时候就是当成习惯一样去背诵,长大了才明白这句实在太重要了。
然而,我们在生活中还存在试探,那祂为什么不为我们挪去一切的试探呢?
我想应该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可能也是一种磨砺,就像我们无法生活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一样。
无菌环境对人类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适合人类长期生存。如果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会下降,那么后期一旦接触一点细菌就可能致命。
但是,也不用担心,因为
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习惯是环境的产物。大多数人认为自控力强的人能够抵制诱惑。有研究显示,自控力强的人与自控力弱的人在抵制诱惑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前者更少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
所以本质上能主动远离诱惑的人自制力比较强。
节奏感
节奏对了就会很轻松。如果大家喜欢唱歌应该能感受到,节奏感强唱起来会有感情,也不容易跑调。我是节奏感比较差的人,拍手都和别人拍不到一起去,所以就比较累。
关于完美
放弃完美主义,它是行动力的宿敌。完美主义的本质不是想赢,而是怕输。因为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重要,所以输不起,从而有过高的期待,纠结于不必要的细节。
我觉得我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也不是追求完美,只是怕输而已。
正如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言:“我们从生
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
验。”也就是说,是工作还是玩,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理解。
所谓的心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时,那种沉浸其中
的忘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能体验到快乐。你有体验过打游戏或
看剧时忘记时间停不下来的感觉吗?这就是心流体验。
出人意料的是,米哈里研究发现,成年人生活中的心流大部分出
现在工作时,而不是娱乐时。因为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多,占到
人们总时间的1/3以上。有些人就是能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和乐趣,这一
点正是高手与普通人的重要区别。
有趣好工作的三条标准
可主动选择
过程可探索
结果有期待
“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
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当你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优势时,你可能经常面临两难的局面,比
如工作和家庭很难平衡,似乎只能在这两个选项中二选一,不能兼
得,也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可如果你积累了更多的优势,你就会发
现,选项不只有这两个,甚至可以获得更多。
假如你曾是一位职场妈妈,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放弃稳定
的工作,如果你有每天早起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
见解,你就多了通过做“内容输出”的副业获得收入的选项。同样,
假如你是一位依然坚持奋斗在职场的妈妈,你每天陪孩子读书,让他
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需要你时刻督促和约束,那么在你事业
上升的关键期,你就能把大量精力倾斜在工作上,在这个两难局面上
从容着陆。这些选项都是从日常不起眼的小事情、小习惯中积累起来
的。当你积累的优势足够多时,你就可以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找
到解决办法。这就叫“选项决定质量”。
日常的小选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不断地积累优势。当你面临人生
的大选择时,更多的选项让你闭着眼睛选,个个都能赢。
比如,你日常注意积累行业资源,经常抽出时间参加业界交流。
当你准备出来单干时,你可能收到很多橄榄枝,邀请你成为合伙人。
为什么面临选择时一定要选“难而正确的事”?
一是一直做容易的事情会让你的选项越来越少。
二是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度其实差不多,做大事更划算。
做大事的难度可能是小事的2倍,收益却可能是小事的100倍。从
性价比的角度,更应该做大事。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还非常不明朗,这位老师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对
象,最终她选择了更难的原创,可能是她内心还有一些坚持。后来,
很多同时期做公众号的朋友都已经有十几万名粉丝,这位老师还只有
不到1万名粉丝。其他人开始接广告了,这位老师连变现路径都找不
到。情况发生变化是在5年后,因为短视频的兴起,其他转载类账号的
广告收入锐减。这位老师无论写什么内容,阅读量都稳定在2000以
上。她尝试开发了一门课程,仅靠公众号每个月就稳定变现20万元。
做出选择就是进展
犹豫也是有时间成本的。
人生就像一张考卷,最差的选择是不做选择。对于重大选择,我
们要留好一定的考虑时间,时间到了,强迫自己做出决定。对于普通
选择,不要犹豫,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犹豫
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任何一个选项。
遇事犹豫不决,往往是对最佳解决方案有执念。其实,成功不需
要最佳解决方案,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较优的方案即可。
能谋善断自然好,能谋能断也不差。最怕的是好谋无断,比较来
比较去分析得头头是道,就是不做决定。
多走一点弯路,没什么大不了。
有些人迟迟不愿意做选择是因为害怕错误。有一个好办法:预估
错误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如果可以接受,就大胆选择;如果不
能接受,做好风险控制之后,再大胆选择。
选错了又会怎样?不就是多走一些弯路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弯路是不会白走的,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看,都是必要的锻
炼。
有六成把握就要开始行动。
投资需要择时,商业需要见机。如果凡事都等到有100%的把握再
行动,黄花菜都凉了。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和确定性来换取机
会。早点尝试,只要有六成把握就要开始行动。
卡片笔记法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拆解知识点,再重新组合;建
立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有人曾经说,你周围关系最好的10个朋友决定了你事业的发展上
限。这话不假。圈层决定信息质量,信息质量决定机会。坚持做访
谈,你就是优质信息的中心。
二是学会提问。
坚持做访谈能提高你的提问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大意如下:“如果我只有1小时来解决问
题,那我会花55分钟来思考这个问题在问什么,剩下5分钟再去思考解
决方案。”
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总会压着相同的韵脚。请相信,你今天遇
到的困扰,早就有人遇到过,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做你现在做的事。
你需要的只是找到答案。
挣不到钱是因为你不够稀缺
挣钱太少是因为你不懂杠杆
用杠杆撬动稀缺,提升个人价值
时间变现的三种形式
刚刚参加工作的人,以批发的形式卖时间,拿固定的月薪。工作
了一段时间,老板说年底按照绩效给激励,算下来激励有可能超过大
半年的工资,这时候我们有了对结果负责的浮动薪酬。以批发的形式
卖时间,不太好计算时间的价值,因为你拿到的薪酬是公司认可的价
值,而不是凭本事创造的价值。
只有你离开公司、独立从事商业活动,真正开始以零售的形式卖
时间时,时间的价值才可以被清晰地衡量。
不过以上都还是一份时间卖一次的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在
于天花板比较低。通过简单的公式:总收入=单位时间收入×工作时间
总数,我们来思考如何提高收入。显然,工作时间总数不可能无限延
长,毕竟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单位时间收入倒是能想办法提
高,但高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提升难度也不小,这意味着你要成为业界
数一数二的高手,从概率上看也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我们不妨切换到第二种模式:一份时间卖多次。把你的专业能
力、资源打包成产品,最好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也就是多卖
一份几乎不用额外付出成本。比如,开发一个程序、写一本书、设计
一门课程,这样时间就可以被多次销售了。
打包产品卖时间的模式,在国内也一再被众多知识博主验证。比
如,《通往财富之路》课程的主理人李笑来曾在2005年写了一本《TOE
FL iBT高分作文》,他坦言接下来7年里所有生活开销都来自这本书的
稿费。
第二种卖时间的模式需要掌握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产品能
力。简单来说,就是理解需求,设计产品,并满足需求的能力。你需
要把一技之长打包成不再依赖你本人时间的产品形态,让产品自己去
销售自己。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是前所未有的挑
战。
纳瓦尔说:“财富是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只要突
破了产品能力的关卡,财富自由就已经在不远处招手。
第三种模式是买卖别人的时间,这其实是现代社会的隐藏机制。
最近几年个人商业的崛起离不开商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在非核心环
节,如果你感到吃力,可以去找一找第三方工具或者外包服务方。商
业基础设施的本质是提供购买别人时间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只做自
己擅长的小模块。至少知道去哪里购买别人的时间,怎样利用好商业
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个体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总结一下,想要提高自己的挣钱效率,第一,让自己单位时间的
价值更高;第二,学会做产品,一份时间卖多次;第三,购买他人的
时间,将其加工成自己的产品
1.5 挣信息差的钱
怎样知道一件事情是否有商机?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我要不要也做?
为什么项目看着不错却总是挣不到钱?
商业的底座是信息差,有信息差的地方才有红利。
几乎所有挣到钱的人都清楚一个道理:
第一波人吃肉,第二波人喝汤,第三波人连盘子都给你端走了。
什么是信息差?
香农说,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你还在探索和试错,而
别人已经拿到了确定的结果,这就是信息差。你是重走一遍别人走过
的弯路,还是想方设法拿到信息差,避坑而行?
在获得信息差方面,大部分人面临以下3个问题。
1.不知道已经有人拿到了结果。
2.不知道去哪里找有结果的人。
3.不知道找到有结果的人后如何获得信息。
好在商业社会,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服务。只要你愿意向外探索,
愿意投入时间和成本学习,总有人提供信息差。比如咨询公司、商学
院、知识付费机构、各类社群圈子都在提供类似的服务。
在你获得了信息差之后,你还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动作——判断时
效。
站在商业运作的视角,信息差有三段时效(见图1–5)。
图1-5 信息差的三段红利
第一段,获得认知红利。这时候的信息差是极为宝贵的,我们可
以称之为商业情报。当某个领域出现了变化时,少数人开始尝试,并
发现了巨大的潜力,进而不露声色地加紧布局。此时进场,无论水平
如何,都能吃到行业指数级爆发的红利。
第二段,获得打法红利。等大家都知道某个领域有红利时,竞争
开始白热化。那就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了。谁掌握了先进的打
法,谁就领跑,其他人跟着模仿。这时候的信息差决定了每场商业战
役的输赢,大家每天都在学习和吸收最新的打法,老实说过得很辛
苦,但没有办法,因为只要稍微松懈一点,就可能错过即将关闭的机
会窗口。
第三段,获得工具红利。在全行业都赶着下场时,早期玩家通过
先发优势领跑行业,巨头们忙着搭建生态。伴随大量新人的涌入,整
个行业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但是对第三方服务和技术的需求量井
喷。做培训的、提供工具服务的、做平台对接需求的人不断涌现,大
家开始挣提供工具的钱。随着工具使用者的数据积累,工具会成为新
的行业入口。至此,普通人的机会窗口已然消失。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判断并利用信息差的时效呢?
现实地说,第一段信息差风险大、要求高,第三段信息差比较适
合巨头。
只有第二段信息差,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容易抓住的机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阶段,趋势已经明朗,只要关注商业信息
就能基本把握住机会。同时,普通人通过学习和模仿先锋,靠个人的
力量还是有机会成长起来的。这时候考验的是行动力和学习能力。
不过厉害的商业顾问都知道,同一道题,总有更精妙的解题思
路。
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同,信息流动有快有慢。如果把其他行业
的先进生产力和信息差迁移到自己所在的行业,你只需要做到中等偏
上的水平就有巨大的行业红利。这就是“时间机器”的力量。所谓
“时间机器”,是指用一个行业已经发生的趋势来预判另一个行业的
走向。
第一,优化效果。理解知识不稀缺,效果才稀缺。用尽一切办法
对效果负责。
很多人无法将技能变现的核心原因是只提供过程,不锚定效果。
比如,同样是读书,写一篇读书心得发出来,大家最多给你点几
个赞;而学会书中的方法,应用方法帮客户解决现实问题,客户可能
愿意支付好几万元。
我常常感觉知识付费就是个伪命题。知识是不需要付费的,效果
才需要付费。千万不要直接出售知识,要始终瞄准效果。你不是在写
一本书,而是通过文字让别人少走弯路。你不是在讲一堂课,而是用
课程的形式提高学员的能力水平。以终为始,方得始终。
杠杆考虑的不是成本,而是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价值。同样的方
案,上市公司拿去采用能挣一个亿,可能愿意付出100万元;而创业公
司拿去用只能多挣10万元,可能一分钱都不愿意付出。
不断变化的环境才不管你是模仿还是原创,适者生存,不适者出
局。抓住一个趋势并不需要你第一个看见,只需要你第一批跟进。
为什么顶尖高手的学习效率远高于普通人?
因为他们都是“抄作业”的高手。真实世界本来就是开卷考试,
等你把别人踩过的坑重新踩一遍后,红利早已经消失殆尽。
所谓对标(benchmark),即找到一个优秀的标杆模仿与学习。
长期主义者告诉你,成功没有捷径,但还应该加上后半句,新手
除外。
抓大放小的诀窍不在于抓大,而在于放小。
先学会放小,才有时间觉察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见图1–12)。
图1-12 把握关键成功因素的两个原则
人有一个毛病:再不重要的事情放在眼前,也觉得十万火急;再
重要的事情远在天边,也觉得明天再做就可以。
一定要逆着思维惯性,抓住重要的,放弃不重要的,即抓大放
小。
长期主义
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钱不挣,去做一些短期看不到结果的事情?为
什么要拒绝好的发展机会,只为坚持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目标?
在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长期主义几乎成为所有成功者的共
识,是普通人和超级个体的分水岭。
一是拒绝匮乏思维。
匮乏思维,又被称为“贫穷思维”,准确地说叫作“心理贫穷”
思维。匮乏思维有两个特点。
1.有付出就希望马上有回报,不能马上有回报的事情不愿意干。
2.当一个机会出现时,首先考虑的是它的风险,而不是收益。
一旦你默认选择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大量的机会和财富都会与你
绝缘。
比如,普通人想挣钱,大多选择在社群、朋友圈里带货。只要有
人购买,立刻就有佣金回报。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没法立刻看到回报,
例如在社群里做分享、主动和用户交流、打造个人品牌等。如果放弃
做这些事情,你的收入增长会非常慢,会一直停留在每个月几百元的
水平。渐渐地,你会觉得发朋友圈也没有意义,这件事情不值得做。
二是理解时间的意义。
时间是长期主义最重要的变量。理解时间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
长期主义。
首先,时间能产生复利。用储蓄的心态对待生活。每天多学一点
点,多探索一点点,多认识一个朋友,多获得一个用户,多巩固一个
好习惯。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在时间的发酵下,最终化为巨大的
优势。
回想起来,我已经连续10年每周锻炼4次,连续800多天早上6点多
起来看书写作,连续1500多天写复盘日记。这些事情并没有占用多少
精力,但日积月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其次,时间能检验价值。有些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有价
值,比如,个人品牌、用户积累、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另一些事物时
间越久越不值钱,比如职位、荣誉、快速被更新的知识。
最后,时间是最好的复盘。如果不去复盘和迭代,长期主义很可
能就成为思维和行动懒惰的借口,变得毫无意义。比如,有人有看书
学习的好目标,但不付诸行动。有人经常发朋友圈制订计划,却没有
跟进执行,计划也不了了之。人的惰性决定了,缺乏复盘的长期主义
约等于随心所欲、得过且过。
有人建议你批量生产低质量内容,这样能够快速涨粉,你是追逐
流量还是坚持原创?
如果你认为内容是信仰,就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内容创作形
式,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你希望理解用户的偏好,掌握平台的
规则,提高内容生产效率,积累粉丝,成为头部内容IP。所以你一定
会选择坚持原创。
先胜而后战
也许你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
惰。”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
我个人理解,战略是积累优势,战术是发挥优势。
不管是做短视频、直播还是社群,都属于战术层面,真正重要的
是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稀缺性、设计合适的商业模式作为杠杆、坚持
长期主义持续建立优势。但战略说起来不如战术具象和精彩,总结起
来就是四个字:先胜后战。这四个字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二是提高成功的概率。
成功是一个概率事件,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成功的概率,增
加尝试的机会。
怎样提高成功的概率?在正式下场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注意,
不是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下场,而是在下场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两
者有天壤之别。简单来说,要时刻都在为下场做准备。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学会的每一个技能、积累的每一点进步,在
需要的时候都能被组合成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
人生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哪怕这次没有拿到结果,积累下
来的能力和资源也会让你下一次成功的概率更大。
所以,不要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成长和
积累,机会来临时当仁不让。
点,代表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线,代表专业的发展前景;面,代
表行业的红利周期;体,代表产业乃至更大层面的趋势。
要想获得第一桶金,必须把握一次线性的周期收益。比如,2014
年做公众号,2015年前后买房,2018年做短视频,2020年做直播等。
要想跨越阶层,必须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高科技行业,比如生物医疗、智能制造,是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给你指明的方向。如果你的专业契合,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如果你
的专业不在高科技领域,你可以观察生产方式的变化,个体在崛起,
组织边界在模糊,管理被弱化,赋能被反复提及。如果能早点看懂个
体的未来前景,投身于个体发展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朝着一个方向积累产业资源。
每一段经历的终点,都是下一段经历的起点。做生意就像拼七巧
板,朝着一个方向积累产业资源,有更大机会凑齐成功的拼图。
比如,你是一位儿童教育老师。你经过系统学习,积累了专业能
力;去机构任教,积累了教学经验;从机构离职,自己开了一家培训
机构,积累了机构运作经验;疫情来了,去线上直播,积累了新媒体
经验。
如果当初你当了一段时间老师,就转行卖保险,或者和别人合伙
做餐饮,虽然也可以积累经验和资源,但多年下来手头的资源五花八
门,无法形成合力。
除了围绕某个行业,你也可以选择围绕某个人群积累产业资源。
比如,我认识的很多宝妈,围绕自己熟悉的宝妈人群积累资源,几年
下来积累几万名用户,也有的选择围绕家长人群、老板人群、高净值
人群。
投资于人
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
与善者为伍,与智者同行。
所有的商业活动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人。虽然我们强调超级个体自
身的卓越能力,但现在早已过了单枪匹马的时代。舍得花时间在人身
上,依托协作的力量,寻找长期合作的盟友,都是成功之路上的明智
选择。
创业多年,我发现周围长期合作的朋友来来回回都是一批人。在
访谈超级个体的过程中,不少人都相互熟识,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交
集。
张磊把投资的商业生态概括为“人、生意、环境和组织”。人是
原点,生意、环境和组织都是由人发起并组成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封
闭系统终将慢慢冷却、消亡。离开公司,不等于离群索居。相反,敞
开胸怀,拥抱外界优秀的人,是长期主义的最佳选择。
有人感觉合作共赢很难,市面上也有不少教合作和人际关系的书
籍。事实上,不需要学习如何合作共赢,只需要理解两个基本的原
则。
第一,假设每个人都是好人,提前释放善意。
第二,爱憎分明,和好人结盟,远离坏人。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定义为好人,把让自
己变得更糟的人定义为坏人。
我访谈了这么多超级个体,最大的感受是,在与人相处这件事情
上大家的处理方式都很类似,更多地强调利他、合作。另外从行为上
来看,为人处世口碑不佳的人,大家嘴上从来不提,却心照不宣地把
他们从合作名单上剔除。
三是成为吸引贵人的体质。
在人生路上我们都希望遇到贵人指点迷津,提携自己。什么是贵
人?在成长的路上,总会有一些师长、朋友,他们的能力、阅历远胜
于你,不求回报地给予你帮助和支撑。
有人曾经总结人生不同阶段的重点:小时候靠教育,青年时靠勤
奋,中年后靠经营。好的机会都是人带来的,渴望结识贵人,无可厚
非。
李笑来说过一个观点,我对此十分认同:“自己首先得是个贵
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善良、温暖、勤奋、乐观、自信、有趣、爱分享、爱帮助别人,
以及遇到问题也愿意寻求帮助。你能做到以上几点,无论处于什么阶
段,都有人主动靠近你。
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吸引贵人的个体,除了变得更优秀,你也要
学会求助。
求助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的艺术。
“我很喜欢你,所以你必须帮我”,这不叫求助,这叫道德绑
架。
比较好的方式是,先学会做一个好的关注者,对周围优秀的师长
前辈们所说的内容积极回应,从用户的角度给予反馈。毕竟再牛的人
也没有理由拒绝倾听用户的声音。
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最节约他人时间的角度,介绍事由和自己
希望获得的帮助,以及最重要的自己潜在的价值点和合作点。按照文
化习惯,你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水平。最好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
不超过500字,包含以下3层意思。
1.我是谁,我怎么认识您的。
2.我出于什么原因想要找您帮一个什么样的忙。
3.无论结果如何先向您表示感谢,如果今后在这些场景下有用得
着我的地方,一定记得找我。
另外,最好想办法找朋友引荐,如果有中间人引荐,成功概率会
大大提高
边界为精力分配边界,另起炉灶的事情少做。
我建议,另起炉灶的事情,也就是需要完全从零开始学习、没法
借力现有基础的事情,少做。
关于爆款
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将大学生分为两组完成摄影任务。一组被告
知主要考察作品数量,尽可能多拍;另一组被告知考察作品质量,最
终提交一个作品。两组都被给予足够的时间。最终数量组不仅拍得
多,在质量上也完胜。
很遗憾,爆款无法通过大量堆积时间雕琢出来,因为你根本不知
道出爆款的诀窍是什么。耗费大量时间做出心中的理想结果,很可能
无人问津。哪怕是有经验的高手也承认,爆款严重依赖概率,是水平
提升后的自然结果
如何持续发力?
简单来说,短期靠意志,长期靠习惯。人们倾向于高估某个决定
性时刻的重要性,而低估每天微小改进的价值。
一旦把关注点从意志力转移到习惯,努力这件事也随之从鸡汤变
成科学。
如何养成好习惯?
如何戒除坏习惯?
如何用习惯帮自己达成目标?
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多巴胺层面调节自我。
改变习惯的三个关键因素:环境、重复和奖励。
也就是说,不需要自控是最好的自控。外部环境会不断给大脑提
示。只要提示一出现,大脑就会自动让你做出相应的行为。通过改变
环境,减少环境中的诱惑,不断让好习惯的提示显而易见,让坏习惯
的提示无影无踪。
比如,你希望每天睡前读半小时书,而不是刷半小时手机。通过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达成,不信你可以试试:把手机放到卧室外面,
把书放到床头。真的就这么简单。
此外,降低好习惯的难度,提高坏习惯的难度,同样十分有效。
比如,如果你忍不住打游戏、刷剧,就把手机和电脑里所有娱乐
软件都卸载,拿一部有点卡的旧手机专门用作娱乐。把最近要研究的
文件,打印出来,放在桌边,没事你会忍不住翻一翻。加入一个学习
社群,时不时看看别人的进步和方法来激励自己。
当你想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时,不要想着去压制它。改变坏习惯的
黄金法则是替换,给它寻找一个好习惯作为替代品。比如,工作间隙
可以用去茶水间和同事交流替代抽烟的习惯。
你对一个身份拥有的证据越多,你就越容易坚信这个身份。
告诉自己,每次选择行为都是在给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投票。重复
行为,多投几票给自己想成为的人。
怎样重复行为?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行为叠加”,把你希望养
成的新习惯插入老习惯,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动作。
比如,你希望养成一个新习惯:每天复盘昨天的工作,看看如何
改进。你发现自己有一个老习惯:开始工作前倒一杯水。于是你可以
把两个习惯关联起来,倒好水马上花15分钟复盘。做了几次之后,习
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有句话说得好:“像创业一样上班,像上班一样创业。”前一句
说的是主动性,我们重点看后一句。“像上班一样创业”,说的是每
天按照体系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划好的工作,不急不躁,不知不觉目标
就达成了。
NBA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科比的私人体能教练蒂姆·格罗弗提出
过一个判断标准。他把训练过的运动员分成三个等级:第一层的被称
为被动者,依赖别人评价自己是否成功;中间层级的被称为掌控者,
认为完成任务本身是对付出的最好奖励;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被称
为统治者,他们无人能及,永远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
刚开始接触到这个标准时,我有点被吓到。后来我了解到,在格
罗弗的定义里,即使是第一层的“被动者”也已经能在行业内有所成
就,表现超出平均水平。有道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在大方向上,志存高远,最终也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收
获。
格罗弗的标准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主动比被动好,主动挑战自
我比被动应对压力更容易取得成绩。
提升内驱力的两个方法
方法一:纵身一跃。
如果你没有动力时时刻刻挑战自我,那你可以试试在关键节点
上,把自己置于不得不努力的处境中,就像蹦极一样,纵身一跃。
比如,你一直想系统学习心理学,但一直没有挤出时间,于是你
报名了某个心理学专业证书的考试。迫于考试的压力,你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了学习。